欢迎来到新疆金质中鉴玉石质量检测研究所!
钻 石 分 级
1.范围
1.1适用范围
1.2样品的适用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珠宝玉石 鉴定
GB/T 18303钻石色级比色目视评价方法
3术语
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钻石diamond
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立方)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0.044。
使用“钻石”名词不考虑产地。
3.2钻石分级diamond grading
从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及质量(carat1))四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等级划分,简称4C分级。
3.3颜色分级colour grading
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
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
色温在5500K~7200K范围内的日光灯。
用作比色背景的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
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的钻石样品,由3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的下限。
3.4净度分级clarity grading
在10倍放大镜下,对钻石内部和外部的特征进行等级划分。
包含在或延伸至钻石内部的天然包裹体、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详见附录表A.1)。
暴露在钻石外表的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详见附录表A.2)。
3.5切工分级cut grading
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率和修饰度两个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完美性进行等级划分。
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见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各部分名称见图2、图3。
冠部俯视示意图亭部俯视示意图
图1标准圆钻型切工冠部、亭部俯视示意图
图2标准圆钻型切工侧视示意图
图3标准圆钻型切工各刻面名称示意图
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
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
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
腰以上部分。有33个刻面。
腰以下部分。有24或25个刻面。
冠部八边形刻面。
冠部四边形刻面。
冠部主刻面与台面之间的三角形刻面。
腰与冠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
亭部四边形刻面。
腰与亭部主刻面之间的似三角形刻面。
亭部主刻面的交汇点,呈点状或呈小八边形刻面。
冠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亭部主刻面与腰部水平面的夹角。
各部分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包括以下要素(详见图4)。
台面宽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1)。
图4
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2)。
腰部厚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3)。
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4)。
全深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5)。
底尖直径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计算公式见式(6)。
抛磨工艺的评价。
4颜色分级
4.1颜色级别
按钻石颜色变化划分为12个连续的颜色级别,用英文字母D、E、F、G、H、I、J、K、L、M、N、
表1钻石颜色级别对照表
钻石颜色级别 | 钻石颜色级别 | ||
D | 100 | J | 94 |
E | 99 | K | 93 |
F | 98 | L | 92 |
G | 97 | M | 91 |
H | 96 | N | 90 |
I | 95 | <90<> |
4.2荧光强度级别
按钻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发光强弱划分为“强”、“中”、“弱”、“无”4个级别。
4.3分级要求
颜色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白色或灰色。分级时采用专用的比色灯,并以比色板或比色纸为背景。
从事颜色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颜色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5净度分级
5.1净度级别
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又细分为LC、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十个小级别。
对于质量低于(不含)0.0940g(0.47ct)的钻石,净度级别可划分为五个大级别。
5.2净度级别的划分规则
在10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下列情况仍属LC级: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3、内部生长线无反射现象,不影响透明度。
4、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
5、上述情况对以下级别划分不产生影响。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VS1、VVS2。
1、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定为VVS1级。
2、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定为VVS2级。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1、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定为VS1级。
2、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定为VS2级。
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SI1、SI2。
1、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定为SI1级。
2、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定为SI2级。
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1、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定为P1。
2、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定为P2。
3、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定为P3。
5.3分级要求
在10倍放大镜下分级,采用比色灯照明。
从事净度分级的技术人员应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净度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
6切工分级
6.1测量项目
单位:毫米(mm),精确至0.01。
比率测量取整数,必要时精确至0.5。
单位:度(°),精确至0.5。
6.2测量方法
使用钻石比例镜、全自动切工测量仪以及各种微尺、卡尺,直接对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
6.2.2 10倍放大镜目测法
使用10倍放大镜目测各测量项目。
6.3比率分级
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级别。
各部分比率级别划分详见表2,比率级别由全部测量项目中的最低等级表示。
表2比率分级表
级别 测量项目 | 一般 | 好 | 很好 | 好 | 一般 |
台宽比 | ≤50.0 | 51.0~52.0 | 53.0~66.0 | 67.0~70.0 | ≥71.0 |
冠高比 | ≤8.5 | 9.0~10.5 | 11.0~16.0 | 16.5~18.0 | ≥18.5 |
腰厚比 | 0~0.5 (极薄) | 1.0~1.5 (薄) | 2.0~4.5 (适中) | 5.0~7.5 (厚) | ≥8.0 (极厚) |
亭深比 | ≤39.5 | 40.0~41.0 | 41.5~45.0 | 45.5~46.5 | ≥47.0 |
底尖比 | <2.0(<>小) | 2.0~4.0(中) | >4.0(大) | ||
全深比 | ≤52.5 | 53.0~55.5 | 56.0~63.5 | 64.0~66.5 | ≥67.0 |
冠角 | ≤26.5° | 27.0°~30.5° | 31.0°~37.5° | 38.0°~40.5° | ≥41.0° |
6.4修饰度分级
在10倍放大镜下分为:很好、好、一般三个级别。
6.5分级要求
7钻石的质量
7.1质量单位
7.2质量的称量
用准确度是0.0001g的天平称量。质量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第4位。换算为克拉值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克拉值小数点后第3位逢9进1,其他忽略不计。
8钻石分级证书
8.1钻石分级证书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是钻石分级证书中必须具备的内容。
表示方式: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
比率:应有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台宽比、腰厚比、亭深比、底尖比的测量值。
修饰度级别。
8.2其他
钻石分级证书中可选择的内容。如:比率级别、颜色坐标、净度坐标、备注等。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常见钻石内、外部特征类型
表A.1常见钻石内部特征类型符号表
编号 | 符 号 | 名 称 | 说 明 |
01 | 点状包体 | 钻石内部极小的天然包裹物。 | |
02 | 云状物 | 钻石中朦胧状、乳状、无清晰边界的天然包裹物。 | |
03 | 浅色包裹体 | 钻石内部的浅色或无色天然包裹物。 | |
04 | 深色包裹体 | 钻石内部的深色或黑色天然包裹物。 | |
05 | 内部纹理 | 钻石内部的天然生长痕迹。 | |
06 | 内凹原始晶面 | 凹入钻石内部的天然结晶面。 | |
07 | 羽状纹 | 钻石内部或延伸至内部的裂隙,形似羽毛状。 | |
08 | 须状腰 | 腰上细小裂纹深入内部的部分。 | |
09 | 空洞 | 大而深的不规则破口。 | |
10 | 破口 | 腰部边缘破损的小口。 | |
11 | 击痕 | 受到外力撞击留下的痕迹 | |
12 | 激光痕 | 用激光束和化学品去除钻石内部深色包裹物时留下的痕迹。管状或漏斗状痕迹称为激光孔。可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 |
表A.2常见的钻石外部特征类型符号表
编 号 | 符 号 | 名 称 | 说 明 |
01 | 原始晶面 | 为保持最大质量而在钻石腰部或近腰部保留的天然结晶面。 | |
02 | 表面纹理 | 钻石表面的天然生长痕迹。 | |
03 | 抛光纹 | 抛光不当造成的细密线状痕迹,在同一刻面内相互平行。 | |
04 | 刮伤 | 表面很细的划伤痕迹。 | |
05 | 烧痕 | 抛光不当所致的糊状疤痕。 | |
06 | 额外刻面 | 规定之外的所有多余刻面。 | |
07 | 缺口 | 腰或底尖上细小的撞伤。 | |
08 | 棱线磨损 | 棱线上细小的损伤,呈磨毛状。 |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镶嵌钻石分级规则
B.1镶嵌钻石的颜色等级
B.1.1镶嵌钻石颜色采用比色法分级,分为7个等级,与未镶嵌钻石颜色级别的对应关系详见表B.1。
表B.1镶嵌钻石颜色等级对照表
镶嵌钻石 颜色等级 | D-E | F-G | H | I-J | K-L | M-N | ||||||
对应的未镶嵌钻石颜色级别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
B.1.2镶嵌钻石颜色分级应考虑金属托对钻石颜色的影响,注意加以修正。
B.2镶嵌钻石的净度等级
B.2.1在10倍放大镜下,镶嵌钻石净度分为:LC、VVS、VS、SI、P五个等级。
B.3镶嵌钻石的切工测量与描述
B.3.1对满足切工测量的镶嵌钻石,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法或仪器测量法,测量台宽比、亭深比等比率要素。
B.3.2对满足切工测量的镶嵌钻石,采用10倍放大镜目测法,对影响修饰度的要素加以描述。